中共修山镇委员会关于成立中共修山镇羞女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片区委员会的实施方案
索引号:xsz/2025-2042988 | 发布机构:修山镇 | 发文日期:2025-03-05 |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xsz/2025-2042988 |
---|---|
发布机构 | 修山镇 |
发文日期 | 2025-03-05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修发〔2024〕13号
中共修山镇委员会
关于成立中共修山镇羞女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片区委员会的实施方案
各村(社区)、镇直有关部门:
现将《关于成立中共修山镇羞女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片区委员会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修山镇委员会
2024年11月12日
关于成立中共修山镇羞女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片区委员会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桃江县强化村党组织“联村共建” 助推乡村振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经修山镇党委、政府集体商议决定,成立中共修山镇羞女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片区委员会,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为目标,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基层党组织,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通过设置片区党委统筹周边村(含社区,下同)组织资源、工作力量及资源要素,聚焦解决行政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深入开展强化村党组织“联村共建”助推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按照“以强带弱、联村共建、产业抱团、成果共享”的原则,打造乡村旅游环线,探索农文体旅“产业圈”,推动乡村特色游和农文体旅融合发展,发展新业态产业经济,创新营造新场景、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推动实现镇、村组织融合、发展融合、治理融合、资源融合,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镇面上工作整体提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修山样板。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努力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行政指导、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共性互动。
(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群众。把群众的服务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
(三)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工作实效。着力解决困扰和阻碍村级建设的突出问题,通过片区联合党委统一谋划、统一推进,促进片区党建提质效、产业扩规模、环境大改善、社会更和谐。
四、工作机制
(一)组织联建
1.完善组织体系
中共修山镇羞女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片区委员会以莲盆嘴村为中心,由莲盆嘴村、麻竹垸村、修山社区3个村(社区)“联村共建”,党委由9人组成,党委办公地点设在修水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三楼。
片区党委书记:雷家骅
片区党委副书记:席子文
片区党委委员:符 晨、刘应仁、夏新军、王一龙、吴良辉、陈育海、刘懿红
原莲盆嘴村、麻竹垸村、修山社区所设党总支、党支部架构不变。
2.夯实组织基础
配强村级班子队伍,着眼村级班子换届,开展村级班子运行情况中期评估,对队伍结构、运行机制、工作成效、后备力量储备等情况进行全盘综合分析研判。
3.健全运行机制
(1)建立片区党委分工负责机制,进一步明确片区党委、党委班子成员工作职责。
(2)建立议事决策机制,制定片区党委议事规则,实行“一周一例会、一月一联动”,即每周召开一次片区党委工作例会,部署本周工作具体事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开展;每月召开一次党委联动会议,邀请镇党委班子成员参加,研究工作落实办法,商议近阶段工作重点工作。
(3)凡属片区内重大事项,在落实“四议两公开”的基础上,按照片区村党组织提议、片区党委审议、镇党委复议的程序实施。
(4)建立联动攻坚机制,推行“三单四定”工作模式,建立片区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每年年初,各片区村把党组织和党员提供的各类资源以及需要解决的需求事项收集起来,在精准对接的基础上双向认领、双向服务,形成具体共建事项,落实定人员、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限“四定”举措,确保有序推进、按时保质完成。
(5)建立督查考评机制,对片区内所有村党组织实行一体化考核,赋予片区党委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后备干部使用征得同意权、片区发展规划参与权、重大项目建设建议权等。
(6)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从镇级相关经费中列支适当经费,用于工作开展,确保片区党委运转顺畅。
(二)产业联兴
1.探索“村企合作”。探索推行由片区党委统筹,“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的“村企联建”模式,构建村企产业共同体,形成良性发展循环,推动壮大集体经济。与高新区入园企业、县域内其他规模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依托全县竹旅文体康产业,通过建仓储、开办初级加工厂等途径,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同时,积极引导农户参股优势产业项目,实现村集体与群众“双增收”。
2.探索“村村抱团”。坚持产业发展“一盘棋”,立足片区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交通条件等情况,大力整合片区内各村优质资源、深挖特色潜力,采取项目联带、多村捆绑等形式,科学制定片区内产业发展规划,把“成熟的技术、完善的运营”与“分散的土地、局限的发展”整合优化,实现连片发展。以“小洱海”为主线,打造乡村农旅品牌,完善相关附属配套项目,辐射带动周边村共同发展。
3.探索“多元培育”。聚焦多元发展、产业同培,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特色品牌,持续打响修山面、印子粑粑、凤山石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利用好明灯山农耕文化。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新模式,合理有效利用村级山林田土、闲置房屋、文化旅游等各类资源,通过做活土地文章、发展特色产业、盘活资产资源、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推动集体经济多元发展、不断壮大。
(三)治理联抓
1.协调共建
(1)一体推进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片区党委牵头制定整治标准和规范,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事项,实行同规划、同建设、同维护、同管理。
(2)开展文明新风活动,每年至少联合举办1次农民运动会、农民丰收节、广场舞比赛或村BA、龙舟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联合开展1次“最美邻长”“文明家庭”“清洁卫生户”“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等先进典型集中评选表彰活动,以思想融合推动村庄融合。
2.协商共治
(1)片区党委按照“一核四联”模式推进片区治理,即以党的建设为核心,落实公约联拟、事务联商、人才联育、矛盾联调“四联”举措,即以片区为单位,打造“片区村规民约”,引领乡风民风向善向上;
(2)推行“片区事务共商”,对涉及片区村重大事项,定期召集片区村党员群众代表集体研究协商、民主议事决策,优化村民自治模式;
(3)实行“片区人才联育”,加强结对帮扶、实践锻炼,提高能力素质和实战本领;
(4)探索“片区矛盾联调”,创新“金牌调解”机制,从村干部、“三长”、党员、志愿者等群体中择优推选金牌调解能手,提升矛盾纠纷调处水平。
3.服务共享
通过党建引领开展“三长制”工作,整合片区村“三长”队伍和参与基层治理的各方力量,通过引领“三长制”工作开展实效推动基层自治,围绕应急处理、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治理及时排查出群众反映的社会矛盾问题,充分用好邻长的支持力度,实现在家门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片区信访维稳工作共谋划、共化解。
(四)资源联享
1.人才共享。由片区党委牵头,依托乡镇乡村振兴人才服务站,对致富带头人、新媒体能人、技能型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外地意向性人才、本土籍在校大学生和在外成功人士等7大类开展乡土人才摸底,全面盘清乡土人才底数,分类建立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人才类别,在片区建设过程中,因事用人、因能授职,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尽其功,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价值和使用效益。片区党委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实用技术、专业知识培训,从身边先进典型、“土专家”中培养一批政策宣讲员、技术指导员。
2.要素共享。推进片区内资源整合,以统筹各村的土地、生态、水域、道路、文化等整体资产为基础,大胆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生产要素共享。深挖特色文化资源,摸清各村的历史、民俗和乡土文化等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红色文化,连点带片实现共同开发,实现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深度融合。
3.力量共享。整合统筹片区村后盾单位和驻村工作力量成立“帮带团”,发挥其人脉丰富、信息资源多、专业技术强、销售渠道广等优势,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现场教学、技术指导或专题辅导,帮助制定产业规划、立项争资,拓宽致富门路。充分依托强村在集体经济、产业能人、致富能手方面的优势,指导片区村培育支柱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
(五)生态联保
结合我镇生态环境、地理条件等因素,实施片区水域联治、环境联评、山林联防。
1.水域联治:结合“河长制”工作,发现问题联合治理,弱化边界思维,推进分流域联合治理一体化,进而确保污水无直排现象发生,河道垃圾清理及时、非法捕鱼、采砂坚决制止、防洪抗旱互相支持。
2.环境联评: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秸秆禁烧”等活动,在各村按要求开展的基础上,加强片区党委每月开展集中检查,实施片区评价到村、支部评价到户的环境评比模式,促进各村面貌大改变。
3.山林联防:结合“林长制”要求,组织片区民兵、护林员做好森林防火、应急排险工作。对片区内发生突发事件,第一时间集合队伍落实应急举措,避免各村人员分散、单一力量不足的问题。
六、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打好基础(2024年10月31日前)。修山镇党委政府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走访和调查摸底,了解掌握片区区域分布、产业情况、党组织建设、人才工作等基本信息,分类建立信息台账和资料库,为全面推行片区党委奠定扎实基础。
(二)挂牌成立,强化管理(2024年11月8日)。根据方案,正式成立片区党委,进一步明确片区党委职责,建立健全工作例会、议事规则、管理考评办法等相关制度,确保片区党委管理到位、职责清晰、运转高效。
(三)广泛宣传,开展工作(2024年11月至2026年10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能力作风建设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建立片区党委的意义和作用,统一思想认识,引导辖区党员和群众主动参与、共同谋划,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积极参与片区党委相关建设工作中来。
(四)总结经验,形成机制(2026年10月至2026年12月)。对片区党委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推进情况进行全面盘点检视和总结评估,系统总结取得的主要成效,找准查实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对工作推进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上升转化为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持续做深做实村党组织“联村共建”品牌,切实将联建成效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丰硕成果。
修山镇党政办公室 2024年11月12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