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桃江新闻 > 桃江要闻
【凤还巢】莫奎:小小竹扫把 “扫”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3-11-17 15:25 信息来源:县委宣传部 作者:郭大为 浏览量: 【字体:

  伯乐推荐:

  莫奎靠一把把小小的竹扫帚,“扫”出了一条致富路,并带动当地1000余户村民增收。他的成功创业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马迹塘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宣传委员王曙东

  兴业故事

  2019年,莫奎为照顾家人,毅然放弃外地工作,回到家乡马迹塘镇益阳仑村做起了扫帚生意。目前,他合作社生产的扫帚卖到了新疆、山东、云南等全国13个省、自治区,年销售额达400万元,为当地10余名村民创造了稳定就业,带动了1000余户村民增收。

  村民在扎竹扫帚   薛美兰 摄


  2019年,莫奎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家里小孩和妻子也需要陪伴,决定放弃外地的工作,在家乡谋一份养家糊口的事做。在考察了多个项目后,考虑到妻子薛美兰家人一直有扎扫把的习惯,莫奎想接过“接力棒”,干出一番事业。

  然而,这个想法一说出来,就遭到了全家人的极力反对。岳父母苦口婆心地劝道:“扎扫帚扎不出‘名堂’,勉强糊口都难。”但莫奎不这么想,他认为,扎扫帚也是门手艺,扫帚的销路不错,况且山里的竹丫子遍地都是,只要走对了路子,肯定能干出成绩。

  在家人的反对声中,莫奎一头扎进了山里,一个多月时间扎了3000多把扫帚,双手磨起了许多血泡,破了又结痂,令人不忍直视。当他兴致勃勃扛着扫把下山出售时,却发现扫帚的市场价格并不高,一把仅能卖到1元多钱。更让他没料到的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影响了扫帚的销售,他陷入了困境。

  关键时刻,勤快善良妻子薛美兰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她鼓励丈夫跟昔日的同学、朋友、工友联系,了解外地的市场需求。“我以前在山东做路灯安装等路政工作,联系那边市场得知,一把扫帚可以卖到3至10元不等。”从工友那获得信息后,莫奎心里重燃了希望,当他把第一批货运到山东后,结实的扫帚在北方市场受到欢迎,被一抢而空。

  成功销售完首批扫帚后,薛美兰说服家人,决定协助丈夫创业。她心灵手巧,不但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熟练扎出有杆无杆等多种类型的扫帚,还创制了用“7根竹篾” 做成的竹屏风,销售给餐饮店、公园作装饰。7毛钱成本的竹丫子,经她巧手一拨弄,竟然能卖到49元。

  2021年,莫奎扫帚的生意越来越好,产品供不应求,他决定成立合作社,将当地有扎扫帚经验的村民联合起来,在做大规模的同时,带领当地村民一同致富。随后,他通过统一标准、规格和上门收购、统一销售的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带动了周边1000农户增收。

  

竹扫帚成品运输   薛美兰 摄


  “过去,扎扫帚是苦力活,且手艺人年龄偏高,只能等着商贩上门收购,价格压得低,收入没有保障。现在,大伙都觉得扎扫帚是一个有‘钱’景、值得干的活。”益阳仑村70多岁的老人薛国有说,在莫奎的影响下,他现在一有时间就进山捡竹丫子,一个星期左右就能扎出100把竹扫帚。他的老伴也在合作社务工,一天下来可以挣100多元工资。

  扎扫帚这个简单的手艺,不但成就了莫奎的事业梦,也“扎起”了村民们的新幸福!

  创业感言:

  莫奎:外出劳务开阔视野,返乡创业造福家乡。受乡村振兴政策鼓舞,且考虑到家庭责任,我选择在家乡创业。接下来,我将利用荒山种植适合制作扫帚的竹苗,实现竹扫帚产业链化,带动就业,增加乡亲们收入,让他们在家门口也能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