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入持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22年以来,桃江县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四个常态化”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实现了“面子”和“里子”双提升,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调度推进常态化,变被动履责为主动尽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远工程。桃江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将整治工作日常化,作为各级“责任田”,持续强化引导推进。一是一季一研究,始终坚持高位推动。由县委副书记和县政府分管副职具体负责,在以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专题研究一次以上,各乡镇每月研究一次以上,重点解决推进思路、年度计划、阶段重心、资金保障等重大问题。二是一月一调度,着重强化靶向施策。由县推进办牵头,每月组织开展检查调度,突出问题导向,及时根据推进实际,将工作内容及时进行细化、实化、具体化,对存在的困难问题认真分析、及时处置并提请县级层面进行综合调度、协调。比如,在农村改厕、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分管县级领导将其纳入本系统年度重点工作,每季度调度,及时解决资金等问题,督促严格把好建前培训、建中监管、建后验收“三道关口”,既保证了推进进度、又确保了工程质量。三是一季一主题,持续强化工作抓手。紧密结合重要时段、重大事项,县级层面每季度确定一个“大”主题,乡镇层面结合自身实际,每月或两月确定一个“小主题”,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行动。比如,在春节前后,以村庄清洁行动为主题,组织开展冬季村庄清洁行动,大力清理废弃杂物、荷塘沟渠、生活垃圾,整治乱贴乱画;在农忙时节,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主题,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行动,重点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农膜、抛秧盘、农药瓶等废弃物进行统一回收集中处置。通过集中整治,干群全面消除了“一阵风”运动式整治的片面认识,形成了常态抓、主动抓的良好工作氛围。
坚持宣传考评常态化,凝各方合力增整治动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群众工程。桃江坚持将发动社会各界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持续推进宣传引导常态化,潜移默化进行意识渗透,变“政府整治”为“全民整治”,凝聚了“共商、共管、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一是发挥群众自治主体作用。依托网格化管理、党员干部“五个到户”等重点工作入户行动和“巾帼夜话”等形式,坚持广泛“贴”、耐心“讲”、定向“联”,特别是各乡镇村组均组织召开了1次以上的屋场会,以“拉家常”方式反复灌输“自己家园自己爱护”以及“懒人可耻”等思想,让广大群众真正知道为谁整、谁来整和怎么整,让群众改善家园环境有了方向、添了动力。同时,立足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引导全县行政村全面修订村规民约,成立村级卫生协会,负责日常的卫生监督与村内考核,并把向村民收取卫生费等好的模式以村规民约形式固定,实现公序化、常效化,形成习惯。目前,全县各镇、村正在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处理有偿收费,每个乡镇选择一个村进行试点,,“一村一策”建立收费机制,灵活确定付费标准、方式,纳入村规民约,确保有人、有钱、有章、有责,县内大栗港、武潭、松木塘等乡镇已建立形成较好的有偿服务机制。二是发挥社会各界引领作用。文化旅游、融媒体、文联等部门,积极拓展传播推广阵地,引导社会各界文艺团体不断编写诗词歌曲广泛传唱、编排舞蹈戏剧表演巡回演出,创作抖音、快手等接地气的宣传作品,用通俗易懂的视频内容和诙谐幽默的表现形式,及时传导政策要求和典型事迹,引发广大群众广泛关注,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方式中接受了教育,转变了思想。特别是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紧盯农村现状,以中老年、妇女、青少年三大类群体为重点,在引导镇村老年协会、妇联协会、青少年志愿者队伍等经常性开展“五进”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乡贤+”“妇贤+”“青年+”等主题座谈会,举办“情系家乡、共建家园”等活动,表彰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新乡贤、新妇贤、新青年等,进一步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三是发挥考核评比推动作用。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县对乡、乡对村的绩效考核内容,每季度对乡镇、村进行考核排名通报,对整治成效明显的村在经费拨付、项目安排上优先,特别是将保洁员工资中绩效部分与负责的公共区域卫生状况、垃圾回收情况等挂钩,每月督查考核,差异化落实工资待遇,并实行“末位淘汰制”,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同时,以网格为平台、网格员为主体,全县广泛开展考核评比活动,每季度组织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之间对环境卫生工作开展评比,极大地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热情,卫生环境日益见好。比如,鲊埠回族乡组织各村分季度在先进村召开人居环境推进会和流动现场会,推介典型、鞭策后进,促使各村在网格内树最美农户、村内树优秀网格,形成了你追我赶、进位争先、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
坚持示范引领常态化,培整治亮色添乡村靓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出彩工程。实践证明,“出彩”效果越好,越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带动整体提升。2021年以来,桃江继续坚持“一村一策”的整治思路,因地制宜、挖掘特色,常态化打造整治示范亮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推进乡村振兴相融合,示范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一是系统推进“变废为宝”,引领垃圾分类减量。实行垃圾分类管理责任制和层级负责制,建立县、乡、村、网格四级责任传导机制,全面推行“三级四分”法,按照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利用、分类处置的要求,指导农户按照“会烂不会烂、值钱不值钱”等简易标准进行初步分类,保洁员定时上门回收“不会烂的、不值钱的”垃圾进行二次分类,最后由镇级分拣中心及时到村回收有毒有害的、低价值的垃圾三次细分,实现可回收垃圾应收尽收、有毒有害垃圾规范处置、其他垃圾处置到位,有效减少了生活垃圾转运量。按照市场化的思路,进一步健全覆盖县、乡、村,集分类分拣、回收交易于一体的农村生活垃圾回收体系,通过回收体系,对市场“不受欢迎”的五类低价值废旧物资回收处理,有效强化了分类减量成效,2021年1-11月,全县已回收各类低价值废旧物资2100多吨。同时,积极探索模式创新,拓宽废弃物利用途径,如针对建筑垃圾量大、处理难的问题,引入社会资本建设浮邱山循环经济建材工业园,方成新材、惠强环保建材正在试生产,全部建成后可年处理建筑垃圾60万吨。二是创新思路“消污去垢”,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投入资金1200万元,以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为原则,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为主攻方向,选择村民整治意愿较强、人居环境急需整治的9个乡镇94个行政村,重点实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两大治理工程,并推动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相结合,创造性推行“三格池+X”模式,通过建设小规模集中人工湿地、联户污水处理设施等,处理粪污、生活污水、有机生活垃圾,集中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改善了农民的群众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选取县内马迹塘等4个乡镇畜禽养殖密集区域建设粪污处理示范场,完成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面积10万亩,并通过整县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补奖试点,建立养殖户付费处理机制,构建1-2种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模式,扶持一批企业、专业化服务组织等市场主体提供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服务,实现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带动县域内粪污基本还田,推动化肥减量增效,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三是示范先行“引领带动”,打造美丽乡村亮色。按照乡镇“自主申报、先行建设、以奖代补”的原则,选择群众基础好、工作成绩突出的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村、整洁村创建,2021年重点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村20个、整洁村30个,通过逐一落实常态化清扫保洁、公共区域和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按月评比等措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经验。同时,以桃花江片区、石牛江和牛田片区、马武现代农业核心区为重点,大力推进美丽屋场示范创建,按照乡村洁化、绿化、净化、序化、美化要求,引导镇村因地制宜,不搞千篇一律,充分尊重自然环境,突出本地特色,聚点打造田园屋场、文化屋场、整洁屋场、幸福屋场、文明屋场等,连片形成独具乡景、乡情、乡韵、乡味的美丽屋场。如,县内大华村依托丰富的楠竹、山水等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直播文化、莫应丰名人文化等独特的人文环境,一体打造美丽屋场20多处,实现了“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坚持工作结合常态化,抓工作统筹强整治效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观念,常态化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全县重点工作结合,不断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活力。一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引领,按照点上精致、线上出彩、面上美丽的思路,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高品质建设,深入开展省、市、县美丽乡村“三级同创”,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着力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美丽乡村精品样板,全面展现乡村宜居风貌。2021年以来,全县已成功申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4个、市级7个、县级9个。二是结合乡村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各村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根据地形地貌、土壤情况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田园经济,实现环境增色和群众增收“双增”。如,县内马武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武潭镇莲花坪村,结合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系统实施农村垃圾整治、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农业生产污染治理、村庄绿化美化、配套设施建设等环境整治六大提升工程,鼓励周边农户大力开展“六个一”整治,先后吸引了茶旅示范园、先田智慧农业基地等6个项目落地,当地300多人实现就近就业,产业促增收、产业促发展的效应明显。三是结合生态环境建设。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生态建设和自然风光为本,着力打造一批整体形象鲜明、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示范区(村)。如,以桃花江等三大农业片区乡村为重点,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抓好村庄美化绿化,大力开展农户庭院“六个一”整治,着力打造生态景观廊道、美丽庭院风景线,全县已创建农户美丽庭院“六个一”整治村30个,形成了规模集聚效应,带动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四是结合传统文化传承。深度发掘文化内涵,充分利用红色、少数民族、地方曲艺等本地特色文化优势,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为人居环境整治提供坚强文化支撑,县内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化亮点村。如,县内鲊埠回族乡结合少数民族文化创作的《回汉乡民唱乡风》节目,作为湖南省唯一节目代表全省参加全国第二届“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展演;桃花江镇大华村结合网红直播文化、鸬鹚渡镇张子清村和马迹塘镇三里村结合红色旅游文化,引导广大农户注重传承乡村传统特色,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热情,也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枪,也是“五句话”总要求的重要一环,桃江县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巩固提升整治成效,推动乡村“颜值”持续向好,以美好人居环境,为富饶美丽幸福新桃江增色添彩。
(二审:易如冰 监审:刘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