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清廉微课——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发布时间:2022-03-30 09:33 来源:竹廉桃江 责任编辑:张红莉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清廉习语】

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

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

——2022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

【清廉典籍】

原文:意莫高于民,行莫厚于民。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原文:因民之利而导之,顺民之意而能之。

出自:清·王韬

【清廉故事】

宋真宗时,湖南闹饥荒。

时任潭州(今长沙)知州李允则,见灾民饥肠辘辘,饿殍遍野,来不及奏报皇帝,就想先用官仓里的储备粮赈济灾民,转运使坚决不同意。

“奏报朝廷往复要超过一个月,饥民活不到那时。”李允则痛心又着急地说到。

第二年,又发生饥荒,李允则还想先赈济后奏闻,转运使仍坚决不同意。他只好拿出自家的资产作为抵押,才得以开官仓低价出售粮食给饥民。

【人物简介】李允则,北宋将领。勤政惠民,清正廉洁,为官多年,却“身无兼衣,食无重羞,不畜资财”,且“平易近人,洞知人情,善抚土卒”,守河北边境20多年,为巩固边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湖南时兴修岳麓书院,四方学者纷至沓来,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名闻天下。

【清廉评论】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百年党史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员干部当时刻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倾注爱民之情,深怀敬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要敬畏手中的权力,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夯实履职尽责基础;要敬畏党纪和国法,做到心中有戒、行有所止,守好清正廉洁底线。时时用群众这面镜子观照自己,处处用法制这把尺子审视自己,始终保持拳拳公仆心、殷殷爱民情,把解决人民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坚守理想信念的初心和使命。(作者:彭鹏)

编制:县纪委监委宣传部、驻县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