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制腊肉、拆洗被褥、扫尘祭灶、置办年货……农历年在人们忙碌的身影中越来越近,成堆的年货、红艳的对联、熙攘的人群更带来了门庭若市、热闹非凡的年味景象。中国人的文化就是中国人的生活,一如“廉洁”,令人高山仰止却蕴于你我身边的万事万物,见于我们的一言一行。
值此年节之际,益阳市纪委监委、桃江县纪委监委特甄选本地年俗,提炼出其中所蕴含的清廉元素,推出系列节目,在润物无声、欢欢喜喜的廉洁文化宣扬中,与您一起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中国廉节。
初二压岁——“压祟”有节 扶正祛邪
“小孩盼过年,大人望种田”。过年,让小孩充满期待和遐想。小孩喜欢过年,不仅因为过年有许多好吃好玩的,更为重要的是还能从长辈那里得到一笔压岁钱。
压岁钱,又名压祟钱,一般用红色纸张包裹,寓意为辟邪驱鬼、保佑平安。给小孩压岁钱,是传统年节习俗之一,历史由来已久。唐代宫廷里盛行春日散钱之风,并将散给小孩的钱视为避邪去魔的护身符。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孩子们拿着压岁钱购买风味小吃。(摄影:丁三能)
压岁钱因此承载着长辈的美好祝愿,也成了小孩最翘首以盼的礼物。清朝诗人吴曼云曾写到:“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孩子们拿到压岁钱时的喜悦心情。
时至今日,虽然“大人望种田”的情愫,早已超过“种田”而演化成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小孩盼过年”的情结,却永远是伴随着新年的脚步而越发涌动,装扮着年关时节喜庆的浓郁。
一份压岁钱,是一份期待,一份惊喜,更是一份守护。唯有朴素而不奢侈、真挚而不掺杂,压岁钱才会回归本质,更好守护阖家欢乐、岁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