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桃江县鸬鹚渡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后公告
索引号:tjxgtj/2025-2037657 | 发布机构:桃江县自然资源局 | 发文日期:2025-02-14 |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tjxgtj/2025-2037657 |
---|---|
发布机构 | 桃江县自然资源局 |
发文日期 | 2025-02-14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桃江县鸬鹚渡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已经益阳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现根据有关法律要求,予以公告,详细内容如下: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鸬鹚渡镇行政辖区及相邻桃江县板溪林场范围,分为镇域和镇政府驻地2个空间层次。
镇域层次:镇域范围为鸬鹚渡镇行政辖区及相邻桃江县板溪林场范围,总面积124.02平方公里,下辖 11 个行政村(社区)以及 2个林场,分别为鸬鹚渡社区、板溪村、大塘村、花桥村、蒋家冲村、龙塘湾村、梅山村、千工坝村、玉溪村、张子清村、长江村 11 个行政村(社区)及鸬鹚渡镇林场、桃江县板溪林场。
镇政府驻地层次:鸬鹚渡镇政府驻地所在的集中连片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具体范围东至鸬鹚渡镇完全小学,南至鸬鹚渡镇中学,西至电信支局,北至G536,总面积41.19公顷。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21至2035年,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三、发展定位
桃江县对鸬鹚渡镇的主体功能定位为农产品主产区、能源资源富集区。严格落实桃江县对鸬鹚渡镇的主体功能定位,结合当地实际,规划确定鸬鹚渡镇特色引导类型为“文旅融合型”,确定鸬鹚渡镇发展定位为“锑、竹之乡红色故里”。规划以鸬鹚渡镇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为依托,重点发展竹产品加工、锑矿以及文化旅游产业,建立以竹产品加工贸易为主,以绿色矿业、红色旅游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逐步推进鸬鹚渡镇建设,实现规划目标。
四、落实三条控制线
至2035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9533.76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8363.87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645.99公顷;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60.05公顷以内。
![]() |
按照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主体功能区要求,落实传导乡镇级行政区主体功能定位,鸬鹚渡镇为县级农产品主产区、能源资源富集区,在此基础上以村为单元确定村镇职能分工。
![]() |
六、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结合市、县的区域发展战略,构建“一核两带五片区”的总体格局。“一核”指城镇综合发展核心;“两带”指沿镇政府驻地主干道的横向城镇综合发展带;以及沿沾溪、板溪、罗溪三大河流的滨河生态保育带;“六片区”指生态保护区、城镇综合服务区、竹产品加工区、农业发展区、红色文化旅游区、矿产资源开发区。
![]() |
城镇综合服务区:镇域经济、政治、商业中心。
竹产品加工区:以产业加工为重点,是鸬鹚渡镇经济发展的核心,推进以竹、竹笋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提质转型,提质增效现有加工企业,提升现代化水平和产品质量。
农业发展区:提高耕地质量,严控占用耕地行为。
红色文化旅游区:依托张子清村和龙塘湾村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乡村教育基地。
矿产资源开发区:通过完善安全设施,筑牢生态屏障,将矿产开采对环境的污染控制在最低。
七、划定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 |
八、镇域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落实桃江县交通网络系统,引导乡镇空间结构调整和功能布局优化,规划落实G536桃江县鸬鹚渡至安化县敷溪公路等重要交通设施,推进桃江县构建“四纵三横两联络四干线”干线公路网,镇域南部新建灰马经济干线(泗里河—天子山)。
![]() |
九、镇政府驻地空间布局
构建“一轴、三心、四片区”的城镇空间结构。
![]() |
三心:指综合服务中心、商业服务中心、居住组团中心。
四片区:指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其中,居住生活区以住宅用地和居住配套设施为主;综合服务区以行政办公、文化、体育等用地为主;商业商务区以商业服务业用地为主;工业发展区以工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
十、实施保障
桃江县鸬鹚渡镇国土空间规划成果需纳入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与信息平台,并逐级汇总至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确保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的数据标准上下一致、规范统一,实现各类空间管控边界精准落地,上图入库。
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建立健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并为规划的调整和修编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国土空间调整完善和动态维护。
建立健全定期体检评估制度。结合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和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按照定期体检和五年一评估的要求,定期开展监测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