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于血吸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患者或患畜粪便中的血吸虫活卵,入水孵化成毛蚴,寄生于钉螺,发育成尾蚴后,逸至水中,当人畜体接触疫水后,尾蚴通过皮肤、黏膜侵入人畜体内。该病具有地域性,只发生在有钉螺的地区。
【症状】
(1)急性血吸虫病。高烧(体温可在40℃左右持续较长时间)、神志迟钝、昏睡、相对脉缓等;同时伴腹泻、乏力及消瘦等症状。
(2)慢性血吸虫病。慢性腹泻、黏液血便;消瘦、乏力;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营养不良以及劳动能力减弱等症状。
(3)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骨瘦如柴、腹大如鼓,肝脾肿大、严重贫血,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殖能力。
预防/预警
(1)消灭钉螺。灭螺是切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的关键。土埋、翻耕、垦植和蓄水养殖都是比较常用的灭螺手段,还可使用药物灭螺。
(2)管理粪便。禁止在河边洗刷马桶、随地大便,禁止在河边建粪坑、用未处理的新鲜粪便施肥等,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
(3)管理水源。保护水源,改善用水,做到饮用水无害化处理。
(4)水中防护。疫水中作业,应进行防护,如穿长筒胶靴、尼龙防护裤,戴胶皮手套,涂擦防护药物等。
(5)疫区禁泳。禁止在疫区游泳洗澡、下水捕鱼捉蟹,不要在疫水中洗衣、洗菜、淘米,也不要赤足经过钉螺受染区。
(6)圈猪查牛。疫区的生猪必须圈养;在钉螺分布地点放牧的牛,每年11月前后必须普遍治疗一次。
应急要点
(1)疫区下水,应检查。到过疫区且下过水,不管有无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都应当考虑被感染的可能,须及时检查。
(2)发现疫情,早报告。人畜出现血吸虫病相关症状,立即向当地疾病防控部门报告,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