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注意个人卫生 预防“红眼病”
发布时间:2022-08-30 15:28 信息来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本病病原主要为新型肠道病毒70型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感染后患者可出现眼结膜充血,流出黏稠的白色或黄色分泌物,流泪、异物感、眼皮红肿、睡后眼皮被黏住等症状。一般情况不会影响视力。

  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传播方式是接触传染。主要通过患眼—手—物品—手—健眼,患眼—水—健眼的方式进行传播,前者为家庭、同学、同事之间的传播方式,如接触患者或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生活用品,与患者共用洗脸毛巾、脸盆等,或者接触患者摸过的东西,如门把、玩具等;后者为污水、家庭之间的传播途径。

  本病常于夏秋季节流行,多见于成人。自然病程短,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疗法。

  临床表现:潜伏期很短,感染后2小时~48小时内双眼可同时或先后发病。自觉眼不适感、眼红。患者具有明显的眼刺激症状,表现为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睑、球结膜高度充血。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的卫生习惯。

  2.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或个人卫生用品,用流动水洗脸和手。“红眼病”患者应在触摸眼睛后彻底洗手,且不与其他人员共用洗脸盆。

  3.不要与他人共用一支滴眼药水、眼部药物、眼部化妆品和其他可能接触眼部的用品。不采用集体滴眼药预防眼病。

  4.患者及时隔离治疗,病期休息有利于康复。痊愈前避免返回学校或工作地点,避免到公共场所,以及避免游泳,以防传染他人。

  5. 对患者洗脸用具、接触使用的物品、污染物进行消毒处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