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十六年( 1836 )10月初,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回乡省 亲。陶澍一行走水路从长沙经湘江,溯资江而上。至益阳,知县全程陪同,安排在舒塘码头用早餐,吃桃花江特色面条“修山挂 面”陶澍下船来到一家面馆,老板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 陶澍吃完啧啧称赞:“吾平生食面不少,此面柔软爽口,真乃上上佳品,知县所言不虚! ”知县道:“此修山挂面,始于嘉庆四年, 是本地人钟厚哉的九如章磨坊所产,被誉为’修山美食’。”陶 澍即遣随从去采购100斤。随从购得面条后,陶澍说:“遇此美 味,我要亲眼看看它如何得来。”于是,陶澍一行走进九如章磨 坊。钟厚哉见来人器宇轩昂,与众不同,热情相迎。知县介绍是 陶澍大人前来了解修山挂面的生产过程,钟厚哉受宠若惊,详细介绍并带领观看生产过程。挂面加工的各道工序,从水牛背磨磨 麦,手工筛粉、和面、制面、上架晾晒到截面包装,陶澍听得认 真、看得入神,对修山挂面留下了深刻印象,满意而返。
两月后,陶澍回京,道光皇帝召见,问陶澍家乡山川风物, 陶澍一一作答,并奉上修山面,还详细奏报了修山面的独特味道
和加工过程。道光帝龙颜大悦,即令御厨现做。膳后,对陶澍所 言深以为然,即将修山面定为贡面。从此,修山面名扬神州。
钟厚哉祖上创办九如章,到了他手里,已经是第五代传人 了。过去磨粉,一直用的小磨盘,费时费劲。钟厚哉听本家兄弟 “二猛子”说四川有了大磨盘,可大幅提高效率,便立即请他带 路,千里迢迢来到天府之国采购圆盘大石磨。他们住在成都一个 叫艳阳里(现名红岩乡)的地方,由二猛子去找师弟邓檐飞。
邓檐飞和二猛子是在新化横牛山习武的师兄弟,学艺三年后 各回老家,一直互通音讯。一次,二猛子从信中得知,邓檐飞的家乡艳阳里,出产圆盘红岩石磨,重达千斤。二猛子告诉了钟厚 哉。邓檐飞带他们到一家打制石磨的大作坊,看中了一副上下两扇总重800斤的巨大红岩石磨。辞别邓檐飞,他们租了一辆牛车 载着石磨,风餐露宿,六天便到了长江渡口,改走水路。他们搭乘的货船经洞庭湖到草尾街时,夜幕降临,船往湖边靠,准备住 店。忽然,一阵狂笑声如狼嗥虎啸,黑暗处蹿出七只划子,团团围住货船。客商个个大惊失色,急着往船舱里躲。钟厚哉却站着 没动,横眉冷对。为首水匪长着一张四方脸,狞笑道:“识相的 空手走人,老子饶你们几条小命。”二猛子只当没有听见,一个 箭步跳进船舱,抓住一扇石磨,举过头顶,“嗨”的一声,又将石 磨轻轻地放到船舱,气未喘,汗未出,挺立如松。这可是400斤 重的家伙啊!水匪们惊呆之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吓得调转划 子溜了。
钟厚哉和二猛子行程2000多里,历时半个多月,终于载磨回 家。修山有了大石磨,引得四乡八寨的村民来看稀奇。钟氏有了大石磨,磨出来的面粉更加精细,做出来的面条耐煮又有筋道, 面片油亮光洁,久煮不浑汤,不粘口,回锅如初,飘汤如带,味 道幽香纯正,品质大长,产量大增。
过了几年,钟厚哉发现,虽然磨粉增量,但手工做面比较费 时费力,就想找到新的提高工效的办法。他到长沙办事,在一家 面馆吃到了机制面。他听老板和顾客神侃:湖南人湖北人都制 面。做手工面条,湖南人早;做机制面条,湖北人在先。因为德 国造的各种机器都能在汉口买到,其中就有制面机。钟厚哉边 吃面边想,手工筛粉和面,人工揉面,用工人数多,劳动强度大, 如果能引进制面机器,肯定能扩大生产,提高效益。钟厚哉一回 修山,就将购买制面机器的想法说给家人听,征求意见,兄弟子 侄,一致赞成。
光绪十九年( 1893 )夏,钟厚哉又带上二猛子去了汉口。他 们在生产厂家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操作方法,购买了四台手摇 制面机,装上货船,日夜兼程,赶回修山。
钟氏面坊用上机器后,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但他们始终坚守 传统制作工艺,磨精粉,揉好面,晒好面,精益求精。修山面的 产销量跟它的名气一样越来越大,成为“湖南老字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