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3-08-08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桃花江的故事
【桃花江的故事】山水景观篇——居士巷的苦恋
发布时间:2023-03-08 14:01 信息来源: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薛军 浏览量: 【字体:

桃花江镇古称桃花港。桃花港有一条老街,由东往西,商贾云集。一条两米多宽的小溪,由南向北,穿老街而过。沿溪的人家,在溪边栽桃插柳。

老街能闻名遐迩,源于清道光年间一位大才子与老街上一位佳人的凄美故事。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3月的一天,益阳大码头一艘前往桃花港的木船上,有位年方十八的英俊书生,他就是益阳上游村汤府的公子汤鹏。汤公子天赋异禀,九岁能文,被称为神童。这次坐船到桃花港,是为探望在老街经营茶行的舅舅一家,还要上浮邱山拜真武祖师。

在舅舅家,汤鹏讲想到长沙求学的事,舅舅非常支持。

晚饭后,汤鹏沿溪边慢走。只见三月的小溪被桃花柳丝掩映着。不远处飘来《追梦》的筝声,循声望去,是从溪对岸薛秀才家二楼那扇开着的窗户里传出来的。

在筝声的导引下,汤鹏快步过桥来到薛家。他朝“忘年之交”薛秀才躬身施礼:“不曾提前通报,今日冒昧拜访,恳盼海涵。”见是汤鹏,薛秀才忙放下书,满面笑容道:“请坐!请坐! 今日寒舍迎公子,蓬荜生辉呀! ”

伴着一曲曲悦耳的筝声,汤鹏与薛秀才边品茗边谈诗文。汤鹏问:“如此美妙的筝曲是何人所弹?”薛秀才说:“小女婉婉” 说罢,要薛娘子唤婉婉下楼。

筝声停了,着一袭淡黄长裙的少女扶栏款款而下。

在爹爹的指引下,婉婉侧身施礼见过汤鹏。汤鹏忙还礼道: “谢过婉妹妹的悦耳筝声! ”相视的瞬间,两人满脸通红。

此夜,往常挨床就睡的汤鹏失眠了。女大十八变,二八年华的婉婉愈加水灵标致了。汤鹏脑子里来来回回是婉婉的曼妙身影。婉婉那边也是心泛涟漪,辗转等着天明。

三天后,汤鹏登浮邱山,沿着一条四尺多宽的青石板路拾级而上。拐过一道弯,惊见前方身着粉红衣裙的婉婉姑娘。自然, 两人结伴而行。他们应着山中春景,一路哼曲吟诗,兴致盎然。林中双栖双飞的小鸟,仿佛读懂他俩的春心,一下子安静起来, 生怕打扰了。

来到山顶,两人步入浮邱寺内,上香虔拜真武祖师与二十四诸天菩萨。寺院老住持见男的气宇轩昂、女的端庄秀丽,双手合十,请二人到禅房品茗相谈。道别时,住持说:“浮邱今迎汤公子,他日名宿有此人。”送至寺外,住持对着东前方二十余里外的金盆山喃喃念道:“悟得天人王道,永世每日相望。前世情缘注定,隔世痴情相守。”

回到舅舅家,吃完晚饭,汤鹏不由信步来到薛家对面的溪边,静静地望着二楼那扇窗户。如有心灵感应,婉婉也到了窗前,

守望对岸的汤鹏。婉婉从窗口消失片刻,《相知如镜》的筝曲飘出。汤鹏取下腰间的洞箫,与筝声合奏。乐曲缠绵在水面、树梢、花间,飘荡在无边的月夜里。

几天后,舅舅收购的一批绿茶送往益阳,汤鹏随船回家。汤鹏极不情愿地最后一个踏上木船。婉婉站在弄溪桥上望着江面远去的帆影,泪珠儿悄悄滴落。

不久,汤鹏投至长沙一名儒门下深造。渴望在学术理论上能成一家之言的汤鹏,压抑心中儿女情长刻苦攻读,才学猛长,渐有满腹经纶,雄才大略。

半年后,婉婉的父亲忽患肺疾。用完家里的一点银两后,贱卖了溪边的木楼,一家三口栖身在街尾一废弃的破庙中。祸不单行,母亲到山中砍柴时,不慎摔断了左腿。

街上翠芳楼李老鸨见婉婉家遭此变故,劝说她上翠芳楼弹筝卖艺。

想到银两所剩无几,爹爹的药又不能断,虽有好心邻里接济,终究也不是长久之计,眼下,也只有到翠芳楼弹曲来养家糊口这条路了。汤鹏一去不知音讯,每每想到他,如利刃穿心,他可否还记得自己?

汤鹏经过几年的苦读,年才弱冠便著文百篇,其文心系时事,风行天下,被当世视为异才。道光二年(1822 ),汤鹏中举, 自号浮邱子。道光三年进士及第,授礼部主事,选入军机章京, 与曾国藩同为穆彰阿的门生。

任前,汤鹏返乡省亲。他迫不及待来到桃花港,而溪边,薛家的房子已换了主人。“薛家的人上哪儿了?”有人指着翠芳楼说:“薛家婉婉在那弹曲,去那里找她吧。”汤鹏一听,疾步奔向翠芳楼。

李老鸨见名震乡野的汤鹏来访,笑脸相迎:“恭迎进士爷, 请问找谁?”汤鹏说:“找婉婉。”一听找她,老鸨眼瞥楼上说: “您可真会找人,这婉姑娘心似莲花碧照水。进士爷想见,我给爷引路。”两人来到楼上,只听得“砰”的一声门关了。婉婉拒见,任凭老鸨怎么说也不开门。汤鹏对着门内问:“婉妹为何不愿见我?”半晌,只听房内一声叹息后道:“今日不同往昔。公子请回吧,男儿须以抱负为重。”

汤鹏一连几日前往,婉婉均拒见。见省亲假期到,汤鹏带着满腔伤情遗憾返京。之后,多封写给婉婉的信也无一字回音。

情爱遭拒,仕途则步步高升,由礼部主事、军机章京、户部主事至擢山东道监察御史。诗文则与龚自珍、魏源、张亨甫齐名,并称为“四子”。

才高者气足。汤鹏身处官场却不屑溜须拍马。因三上奏章求严惩宗室工部尚书载铨叱责司官之错,被道光帝斥为“偏执”,降为户部员外。鸦片战争失败后,他对照败因潜心撰写《夷务善后三十策》,详论募兵、练勇、修船、造炮、设险诸事宜,竟被朝廷视为书生之见,不予理睬。报国无门,汤鹏郁愤意冷。道光二十三年( 1843 )的某晚月下散步消愁,他忆起了与婉婉筝箫合奏的《相知如镜》,既然心里忘不了婉婉,干脆辞职返桃花港老街找她。

再说当年,婉婉为救双亲入楼卖唱。汤鹏中进士回来找她, 她觉得女儿家的清名被污,不能损汤鹏名节,狠心关门拒见。桃花港老街的人都知婉婉玉洁冰清,钦慕她的人越来越多。有乡绅商贾恋其才貌求婚索娶,均遭婉拒。几年后,双亲离去。婉婉离开翠芳楼,隐姓埋名居于乡下,不言婚嫁。

汤鹏找不到婉婉,消沉一段时日后,把思念融入了爱国的文章里,专心著作,并定名为《浮邱子》。这是一本写给皇帝和政治家看的政论专著,也是一本修身明理的经典。成书之后,汤鹏也耗尽了最后的气血,于道光二十四年( 1844 )闭上了疲惫的双眼,时年43岁。葬城东七里处的金盆山,墓碑朝城西浮邱山。

时刻关注汤鹏的婉婉,为汤鹏的英年早逝,痛彻心扉。用尽积蓄,在汤鹏墓旁自建一庵,手捧《浮邱子》落发为尼,终身陪伴汤鹏。因庵堂建在金盆山上,得名“金盆庵”因汤鹏在桃花港老街著《浮邱子》一书,四方乡贤学究敬其功德名望,尊称他住过的老街为“居士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