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年间,浮邱山西麓的猫头仑下有个水溪湾,水溪湾里有个茅园,茅园里有一棵大樟树。大樟树旁边搭有一小茅棚,茅棚里住着祖孙俩,孙儿叫范牛,小名牛儿,是祖母给起的名。牛儿的父亲从军,在一次战斗中阵亡,留下遗腹子;母亲在生牛儿时流血过多而亡,牛儿成了孤儿。祖母含泪用一块旧棉絮将他包起来,抱着沿村讨奶,辅以煮粥擂浆喂养。没毛的鸟儿天照应, 牛儿竟无病无痛,长得健壮如牛。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七岁的牛儿见到老阉匠在上屋场阉鸡,觉得有趣,跟了老阉匠一整天。第二天一早,他用废铁片磨成一把小刀,铁丝锤成两个小钩,绑在一块小竹片上,再将一根长一点的铁丝的一端做成一个小钩,用来钩那“肉肉”。
他用一把米唤回母鸡,关房门,只两圈,母鸡就范了。
每一个动作,他都照着阉匠的做,挤鸡屎,垫布,缠鸡腿, 扯毛,割洞,将蔑片压成弓状,让钩子钩住洞口两边,然后就用铁钩去钩,钩出来的却是红红的鸡肠子……那鸡张着翅膀扇了几下,头一偏!
“给我跪下,我挖死你!”祖母刚好回来拿锄头,见到她的生蛋鸡婆被弄死了,气得咬牙切齿,锄头举到了天上,半天没有落下来。要知道,那只鸡是他们祖孙唯一的“钱庄”。
此时,家住高桥秦洞,祖传数代专治黄疸肝炎的郎中刘鼎轩正在茅园扯茵陈蒿,正好看见大怒的祖母要打孙儿。
作保要紧,刘郎中大步奔过去劝住了祖母。见到牛儿制作的 阉鸡工具大吃一惊,心里说,这小子聪明,只可惜家境太过贫寒。
郎中心生怜悯,上前问:“你能看牛吗?到我家去好不好?”
祖母一听,喜上眉梢,想总比在家里挨饿好,连忙说:“行, 行,行! ”
郎中说,每天三餐茶饭,工钱一升谷一天。
第二天一早,牛儿就从郎中家牵出一头清瘦的水牛。牛儿还用棕丝制作了一块拍蚊板,让牛沿着田间小路、溪边,啃着茂密的嫩草,每天都是到太阳西落,牛的肚子胀得像鼓一样才回来。
牛膘见长,毛色也鲜亮起来。
刘鼎轩既是高桥有名的郎中,也是有名的财主,拥有良田百担(一担田约合现在四亩田),青山千亩。郎中心善,但凡穷苦人治病抓药,他分文不取。
清明一过,春耕就开始了,刘郎中雇了数十人,到城里挑大粪回来浇地。看到这场景,牛儿一愣,心里说:我天天给老爷看牛,无所事事,那草地上到处是牛粪狗屎,每天帮老爷拾两撮箕牛粪狗屎,一个月三十担,一年三百多担咧。
郎中家的牛粪狗屎堆成了山。
郎中望着牛儿笑得合不拢嘴,问:“哪来那么多狗屎呢? ”牛儿说:“狗有习惯呢,每天都到老地方屙屎,还集体屙,对面山坳那个油桐树下,每天能捡一撮箕。”从这天起,郎中交代长工张师傅平日里教牛儿学些种菜、犁田、播种的活儿,还叫文管家提高了牛儿的工钱,每月稻谷四斗。
一天清晨,郎中对牵牛出栏的牛儿说:“空闲时,可跟桂英一起识字,家里有私塾。”
“谢谢老爷。”牛儿回应。
桂英是刘郎中的独生女儿,从小娇生惯养,年幼时娘给她裹脚,她总是拳打脚踢,号啕大哭,竟没裹成,长成一双大脚,人称桂大脚。
转年六月的一天,桂大脚外出闲逛,手被螟蚣咬了,痛得在地上打滚,长一声短一声地吼。不巧,郎中背着药箱出诊了。
牛儿跑过去,一把握住桂大脚的手,狠狠地吸了几口,然后冲到后山,弄来些草药,边走边在手心里揉搓。奇怪,敷上草药,桂大脚就停止了吼叫,并露出了甜甜的笑。牛儿也开心地笑了起来。
事后,郎中问牛儿是怎么知道这药方的。牛儿说:“上次明 大块被螟蚣咬了,我见老爷到山上采来'淡青’梢,还边走边揉搓,我去点了一下,单数七支。”
郎中惊得目瞪口呆。
秋日,牛儿的祖母上山砍柴,摔断了腿,需要一大笔治疗费。 牛儿急得抓耳挠腮,牵着牛在对面山坳上转圈。当他转到油桐树 下时,看到一个钱袋躺在草地上,里面卧着四块光洋。
牛儿牵着牛在油桐树下等了三天,没有等到失主。牛儿只好 将光洋交给刘郎中。郎中说:“这钱是你捡的,怎么给我? ”牛儿 说:“可我是拿着你的工钱做事的,这钱就应该给你。”郎中说: “假如你身上有四块光洋,看牛时掉了,我会赔吗? ”牛儿说: “哦,要不,我先借着给祖母治病,等找到失主后补上。”
郎中说:“这牛你莫看了,从明天起,你协助文管家管点事 吧。”
牛儿十七岁那年,桂大脚二十岁。刘郎中为闺女的婚事犯了 难,不是人家嫌姑娘脚大,就是姑娘看人家不上。
文管家说:“老爷,您眼皮底下不是有个现成的吗?”
郎中一拍大腿,点着头:“我等的就是这句话! ”
郎中问闺女:“父亲有意将你许配给牛儿,你同意吗? ”桂大 脚红着脸,右手捂住胸口,半晌没出声。郎中见闺女不好意思, 说:“你要同意的话就点点头,不同意的话就摇摇头。”桂大脚狠 狠地点了点头。
于是文管家做媒,郎中以良田三十担、青山十座、青砖瓦屋 一栋、床铺家具两套、耕牛农具一套作嫁妆。
女大三,抱金砖。牛儿喜得合不拢嘴。新婚之夜,桂大脚告 诉他,油桐树下那四块光洋是她爹放的。次日,牛儿改名范刘犹。
十年后,范刘犹已将岳父的医术学到手,且青出于蓝。为了 报答岳父及当地百姓,他献出良田二十担作为办学基金,借刘氏两 进宗祠办起了水溪湾学堂。学堂对贫困学生和优秀学生免费,先 后培养出了数名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