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3-08-08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桃花江的故事
【桃花江的故事】历史文化篇——两对联救活四店铺
发布时间:2023-03-08 22:08 信息来源: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刘文奇 浏览量: 【字体:

清光绪年间,集句诗“桃花尽日随流水,江月何年初照人”闻名天下。诗作者就是出生于牛田镇肖家村的进士萧大猷。萧大猷年轻时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光绪己卯年(1879)乡试中举,第二年赴京师参加殿试。他从家乡桃花江出发,顺资江而下, 一路北上。他把这次赶考之旅当作难得的游学机会,一路拜师访友,结交文人墨客,留下不少文坛佳话。

一日黄昏,萧大猷投宿洞庭湖滨的草尾镇。他气质儒雅,遇上坐轿的、戴斗笠的,都打招呼;遇上渔夫提鱼上岸,他也会上去搭把手。落宿时,得知店主老郑是益阳叶家河人,空闲时也爱写写画画,算半个文人,自然一见如故。饭后,老郑交代店小二看家,要陪萧大猷到集镇上逛逛。到了一家伞店,店主杨掌柜热情邀请他们进屋小坐。杨掌柜正是益阳上乡桃花江人,听说萧大猷北上赶考,祝福之余,感慨和后悔自己年少无知,没有把书读好,到了中年只得漂泊洞庭湖滨,经营一家小店,生意不景气,度日艰难。不一会,隔壁开酒馆的李掌柜也过来:“一个客人在小酌,叫跑堂的照看着,这边热闹,来凑凑。”原来李掌柜也是上乡桃花江人,跟伞店的杨老板既是邻居又是乡友。李掌柜拱 拱手,喜出望外:“能在这小地方遇上未来的萧进士,家乡的大才子,不胜荣幸啊! ”萧大猷还礼:“百无一用是书生。老乡见老 乡,两眼泪汪汪! ”一番叙旧,感慨良多。在商言商,两个店老板都因身在异乡,熟人少,生意难做,感叹不已。萧大猷得知两个掌柜合租一个铺面,一家卖伞,一家卖酒,就起身对杨、李二掌柜说:“我给你们写一副店铺联,可否? ” “大才子惠赐墨宝,求之不得! ”一旁的老郑抢在两位还在发愣的老板之前,连忙接话。他立刻返家,取来文房四宝。此时杨掌柜已经架好桌子,李掌柜接过墨研起来,老郑连忙掌灯。萧大猷略思忖,铺开红纸,悬腕提肘,一挥而就:“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看世情怎样, 醒者少,醉者多。”这时候,有过路人围观,拍掌称赞。杨李二人各拿半边对联回去,不等天亮就贴上,引来无数行人驻足。从此生意越做越红火。

萧大猷继续北上。路过武汉,早有文友黄鹤在汉口船码头等候。萧大猷上岸逗留一日。黄鹤住所对面是一个日杂市场。萧大猷随黄鹤逛市场,两人被花圈店和尿罐店贴出的小广告吸引。花圈店的广告是:张家花圈,经营时间久远,经雨不衰。尿罐店贴出的广告是:李家尿罐,祖传秘方制成,美观大方。尿罐店店主李克认识黄鹤,见他和随行的书生窃窃私语,硬拉进屋歇歇。不待黄鹤问起,便倒起生意清淡的苦来。这时,隔壁花圈店店主张清也凑了过来,直喊:“要关门了。”黄鹤说:“恕我直言,你们做的广告华而不实,没人信,顾客当然就不登门了。”李克连忙讨教良策。黄鹤朝旁边的萧大猷努努嘴:“江南大才子,一肚子墨水,请他帮忙吧。”两店主都是精明人,边打躬施礼,边递 上笔墨纸张。萧大猷既碍于朋友面子,又出于助人生意,思忖片刻,挥笔写道:“蔑扎纸糊,吹不得风,淋不得雨,鬼要;土做窑烧,焖不得饭,煨不得汤,屁用。”两店主看了,先是傻了眼,继而恍然大悟,忙叫伙计去撕了那两则小广告,换上这副对联。

这下可热闹了,人们连称“奇”“妙”,奔走相告。看热闹的人一多,买东西的人也多了,两店从此生意兴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