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持续反“四风”,切实为基层减负,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得到有效遏制,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认同。但也要注意到,一些地方、部分领域,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病症”“新变种”仍然时有冒头。为避嫌“文山”,红头文件换个马甲变身为白头文件,为避免上级督察发现,不对文件进行编号。这样文件细细算来,其数量、规模不减反增,远远超过整治之前。
这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仍未跳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窠臼。为何有些地方、有些干部如此热衷印发文件呢?主要原因是工作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往更深层次探究,有些部门、有些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还没有跟上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主观能动性不够,推动工作本领不强、办法不多。有的因为庸懒散,不肯多想办法。接到上级文件和任务,不是想方设法落实落地,而是先等后看,再搞“拿来主义”,“依葫芦画瓢”,以“白头文件”形式印发层层转发文件应付交差,推脱责任。有的因为能力不够,只能套用老办法。一事当前“三板斧”:开会、发文、督查检查,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譬如在目前正在紧张进行的防汛抗旱抗灾工作中,有些地方有些部门频频发出“白头”防控指令,件件都要搞成效甚微的“表格防控”填报,这些不仅极大耗费了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统筹防汛抗旱抗灾、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效果也难以让群众满意,极个别地方官员的形式主义引发的民众不满情绪,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文件“红头”换“白头”,不过是换了一件马甲,是文山会海形式主义的新变种,其危害性不能小觑。文件是工作指导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形式,发文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减少文件,目的在于提高质量,增强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红头”换“白头”,不仅影响文件严肃性,让某些地方在执行时“走调”打折扣,还有可能会让一些人产生“白头”不是文件的心理,多发滥发随意发,造成文件满天飞,严重影响文件指导工作的质效,让基层干群不胜其扰,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扑在目前防汛抗旱救灾、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了基层干部深入一线干事创业的手脚。
防治文件“红头”换“白头”形式主义新变种作祟,切实为基层减负,需要进行靶向治疗。要跳出思维定势,破除路径依赖,强化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与效益。要坚决祛除“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满意”的“唯上”心理,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准,拜群众为师,问计于民,服务群众。
整治文件“红头”换“白头”形式主义新变种,首先需要从源头治理,抓常抓细,久久为功。各级政府部门要严把发文数量关、质量关,少发文,发精文,杜绝可有可无的“白头文件”满天飞。另一方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做好纪律检查和作风监督,严防形式主义新变种。要持续抓好改文风、转作风工作,瞄准要害问题,制定负面清单,坚持标本兼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满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为民解困、防汛抗旱抗灾、灾后重建上,把过硬功夫下到上一线、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让各种各样形式主义新变种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