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离城二十来里的丘陵乡,四围净是连绵不断的、黑洞洞的树山和竹山,中间是一片大塅,一坦平阳,田里的泥土发黑,十分肥沃。一条沿岸长满刺蓬和杂树的小涧,弯弯曲曲地从塅里流过。涧上有几座石头砌的坝,分段地把溪水拦住,汇成几个小小的水库。一个水库的边头,有所小小的稻草盖的茅屋子,那是利用水力作为动力的碾子屋。虽说是冬天,普山普岭,还是满眼的青翠。一连开一两个月的白洁的茶子花,好像点缀在青松翠竹间闪烁的细瘦残雪。林里和山边,到处发散着落花、青草、朽叶和泥土的混合的、潮润的气味。周立波笔下的美丽乡村充满了诗情画意,把一幅生机勃勃美好和谐的画卷向我们娓娓道来,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当初他在书里畅想的乡村未来美景,如今已变为现实。
去年以来,桃江县三堂街镇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围绕“五边”“七乱”重点整治目标任务,该镇上下积极行动,采取“党员带头,干部先行,群众响应”的做法。
在“管”上下功夫,在“传”上求实效,在“奖”上见真章。对各村(社区)实行定期督查考评和不定期暗访督查机制。健全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处理、“门前三包”等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回头看”,及时处理新出现的问题,实现真“清零”、常“清零”。积极召开动员会、推进会、现场会,做到人居环境“百日攻坚”行动逢会必讲,同时结合主题党日、村(居)民代表、网格化和屋场会等载体,借助短信、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大力宣扬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意义,形成全镇上下浓厚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氛围。该镇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开展美丽农户评比,对表现优秀的农户张榜公示并表彰奖励。设置优秀保洁员、先进工作组奖励,创建奖励综合排名。针对保洁员、清洁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通过进一步完善机制,达到“以考促治”的效果。
三堂街镇采取“党建引路、政策铺路、帮扶指路、资源活路”等措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赤塘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有力抓手,成效显著。
村委班子多次组织到汉寿县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党总支书记高亚是90后女大学生,学习归来后,她认为要想搞好乡村振兴,土地流转工作刻不容缓,而且赤塘村历来是县里的产粮区,土地肥沃,发展潜力很大。通过精心组织策划党员活动日、重大节假日见面会等活动,耐心听取老党员们的建议和意见,土地流转的方案赢得了全村96名党员的支持。2021年7月,土地流转工作启动,老党员纷纷上阵做村民思想工作,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涉及8个村民小组300多户农户的1200亩土地全部流转成功。
土地流转后,赤塘村探索建立起“农户+村集体+种粮大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一是担当“不赚钱的中间商”。将土地以100元/亩的价格转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种植油菜,发展冬季农业。二是支持“不撂荒的种植户”。凭借较低土地租金优势,村集体与种粮大户约定,选择地块不能“挑肥拣瘦”,必须成块连片种植,杜绝“山边田角”等不易耕种地块“撂荒”。三是保障“不担风险的农户”。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不须承担风险,既可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又可从附属产业发展中获得收入,实现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和大户致富的三赢局面。
在流转制度中,农民既可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又可从附属产业获得收入,农民不再承受种植风险,每年土地流转收入每亩增加收入405元。赤塘村通过土地流转制度,解决原70余亩土地抛荒撂荒的问题,另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左右。
土地流转让赤塘村集体经济挖到了第一桶金,但高亚并不满足,她的目光又转向了油茶林,赤塘村地理位置独特,有着悠久的油茶产业历史,有原生态油茶林1000余亩,新改造油茶林600余亩,年产油茶果40-60万斤,产油8万余斤,村民对发展油茶林产业的意愿很高。2021年赤塘村支两委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了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50万,村委筹集50万共计100万元,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建成赤兴原生态食用油加工厂,建设茶籽油生产线和菜籽油生产线各一条,由钟旺林、张佩等村民负责加工,村支两委负责销售,并以村里最典型的山峰命名,创立“黄栗山”品牌。如今“黄栗山”已拥有十多种系列产品,形成了“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2021年油脂加工厂收益达20余万元,2022年油脂加工厂除国家扶持资金外产生效益纯收入达到60余万元。
通过发展粮食生产和油菜、油茶加工,赤塘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加,2022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0余万元。在做大集体经济“蛋糕”的同时,赤塘村用心用情分好“蛋糕”,形成了集体经济反哺民生事业的良性循环。
有效增加村民实质收入。赤塘村通过村集体经济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开展粮食种植和油菜、油茶培育,增加了农民土地经营性收入,同时,通过开设加工厂,收购、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的每个环节上,力争为本地劳动力,尤其是脱贫户、返贫监测户提供优先就业,切实提高了村民的工资性收入。2023年1月18日,高亚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大代表高亚带领下,坚持党建引领,以发展集体经济为抓手,村支两委带头干,党员齐心出谋划策,村民群众积极响应,让‘冬眠’的资源‘醒’了、村民的腰包‘鼓’了、群众的笑容‘甜’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美丽乡村“一时美”容易,“持续美”却不易。美丽乡村建设,农民是参与主体,也是受益主体。创新基层治理,要抓住强产业、增收入这个关键。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自主发展能力,引入各方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