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手机屏幕,各种农业生产数据信息尽收眼底;利用电商平台,各地农副特产走向“云端”,飞入寻常百姓家……手机成了“新农具”、科技成了“新农事”。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一幕幕生动景象展现着数字乡村建设在“乡土中国”焕发出新活力、新动能。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村农业大数据应用,推动智慧农业发展。以数字乡村建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益阳市坚持高站位谋划,抓顶层设计。网信、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工信等部门联合发力。坚持高标准推进,抓监督落实,建立益阳市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发展统筹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坚持高质量发展,抓实效提升,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赋能作用,坚持数字赋能推动智慧生产、三产融合、线上销售和乡村治理。目前,数字乡村建设势头正劲,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一号文件,为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擘画出了清晰蓝图。然而,当前我国乡村的数字化发展水平仍然局限于销售端形式的不断升级,数字化在科技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存在感”还很薄弱,农业生产、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中的“数字化”多浮于表面,没有真正融入到乡村振兴实践中去,需要补足弱项短板还很多。
完善顶层设计。将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当前推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保障,统筹布局,整合网信、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工信等各方面资源,强化政策支撑,实现高效协同。
赋能农业生产。大力发展数字技术,依托农业数字化,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捕捉关键数据,以优化农业生产过程、提升资源利用率。利用数字技术,转变粗放的传统生产方式,创新应用精细化、标准化的高质量发展,并实施对农业生产的追溯、评价机制,以此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
推动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移动光纤等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提升“新基建”竞争力,激活发展动能,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掌握先进数字技术的“新农人”,强化数字技术专业支撑。实现多元共建。建立数字乡村建设联盟,学用结合加快成果转化推动均衡发展,实现共建共享。
助力乡村治理。乡村振兴不能只盯住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大力推动数字化技术、大数据应用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依托“互联网+治理”“互联网+社区”“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等形式,有效提升村民对基层治理的参与度。相关部门要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畅通数据互通互联渠道,提升乡村治理主体的协调性,增强解决村务问题的时效性。
强化应用牵引。搭建乡村数字地图,做优重点场景,鼓励各地积极发挥数据动能,培育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释放数据价值。要紧紧抓住乡村数字建设与应用机遇,用数字化便捷农民生产生活,让农民更多更好地享受数字时代的发展红利,真正把数字化建设落到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