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供销社:上下贯通 多方合作 做大做强茶产业
3月31日,县供销社组成专项督查组,对全县茶叶的社会化服务工作推进情况展开实地督导检查,助力县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县供销社相关负责人在甘泉山茶业合作社查看茶叶制作过程 刘蓉 摄
督查组先后走访了位于灰山港镇的甘泉山茶叶合作社,大栗港镇的汇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现场检查、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以及与茶园负责人、茶农面对面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茶叶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成效与存在的问题,重点检查茶园标准化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采摘推广、技术培训落实、区域品牌建设等情况。甘泉山茶叶合作社负责人罗明强说,他们从去年承担社会化服务工作以来,已经完成培管5000多亩茶园,覆盖茶农100户,给每户茶农带来经济收益2000多元。
县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与茶农一同察看新采摘的茶业 刘蓉 摄
大栗港镇茶农肖斌有近60亩茶园,之前因为务工费用较高,缺乏劳动力,茶园差一点荒废掉。去年,在县供销社和当地政府支持与帮扶下,他的茶园收益逐步好转。肖斌高兴地告诉记者,近年幸亏有政府政策扶持,她们又把这片茶园整理起来了,政府帮着做销售宣传,她们现在的茶叶卖的很好。
据悉,2024年,省农业厅和省供销总社在我县开展茶叶社会化服务试点,全县遴选出15家服务主体,针对茶叶培管、病虫害统防统治、茶叶加工三个环节开展社会化服务,服务覆盖全县5.47万亩茶园,使全县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率提高10%,每亩节本增效5%,茶叶绿色防控、农田土壤符合标准,有机质含量明显提升,茶农收入高于去年平均水平以上。
县供销社副主任刘红表示,此次督查既是“问题排查”,更是“服务升级”的起点。下一步,他们将推广“供销社+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模式,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文旅于一体的茶产业链,让茶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绿色引擎”。